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辽阳城。
不少富户人家妻妾成群的后院里,妇人们坐在石桌前,边吃点心边骂朝廷。
四月开始,正是辽东气候变得舒适的季节,照理,这时候,辽阳到沈阳一带,都有商队络绎不绝,带来关内各种琳琅货物。
莫说湖丝杭锦、吴棉苏绣、潞绸贡缎了,哪怕京师那些牛哄哄的国公家夫人、尚书家小姐们戴的钗镮首饰,辽沈二城的阔气少奶奶们,也没短少过。
但今岁不同往年,商队们杳无踪影,据说是因为朝廷欠饷,商贾怕运货出山海关后,被沿途的营兵打劫,不敢来了。
郑海珠与闽南老乡保镖们,衣着举止都如大户人家的办差婆子小厮一般,在辽阳城各处,探摸了几日。
除去四方商队确实被杜总兵阻隔在山海关内的讯息外,努尔哈赤要打沈阳的消息,也成了近期热议。
男子们纷纷忧心忡忡地畅谈国事:“朝廷缺饷,关外的营兵都没拿到银子和夏装,关内更没有客军会来驰援了。”
郑海珠在烈日下走过喧嚣声浪,从树荫中的偏门,进到巡抚衙门深处。
杨涟如今面对郑寺卿的态度,已如面对左光斗一般,既无虚礼更无倨傲,只说正事。
“老夫标营里最精干的几路哨骑都已回转。熊尚书在山海关,应是昨日与杜松开拔,坐的海船。”
郑海珠盯着舆图:“这个季节风大,山海关到盖州卫,一天一夜足矣。盖州卫到辽阳,三百里不到,所以,杜松的前锋,最晚三日后,就能到太子河。”
杨涟继续道:“毛文龙前一阵跟着熊尚书做戏,在山海关露了面,如有建奴细作,也定然看到了。据东江镇回来的哨探所言,毛总兵应是五六天前,就坐船回到皮岛了,统领大军无碍。”
“戚金的车营呢?现下在何地?”
杨涟走到沙盘前一指:“已过了太子河,囤兵在奉集堡。不能再往北,也不能再往东了,往北恐教建奴镶白旗那一路探知,往东的话,马根单离边墙太近,不说金兵哨探,就算他们的普通牧民,只怕也会瞧见。第三路哨骑从麻承勋那处来,回禀说,马祥麟所部人马,前日已在辽河东岸,与麻总兵相伴扎营。”
郑海珠点头。
决战的大幕拉开后,目前一切都在掌控中。真实经历的局面越发令她相信,历史上的萨尔浒之战,明军溃败,绝非单纯对阵时的战力不如鞑子,而与战前的动员调度、暗线策略、开战时间的选择,都有很大关系。
那个时空的萨尔浒之战,选在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节行军,不仅速度慢、易被鞑子的哨探侦查到路线,而且几路大军遇到天气与路况不尽相同,你先我后没个准头,难怪被努尔哈赤各个击破。
这一次,会战放在五六月之间,辽海不封冻,东海则还未到台风季节,辎重最麻烦的浙兵戚金所部,以及人马数目最多的杜松所部,都能以快速而出其不意的方式,集结到辽阳指挥部附近。
“你在朝鲜两处的消息呢?如何了?”杨涟的沉声发问,将郑海珠从短暂的走神中拉了回来。
郑海珠拿过一盏小红旗,放在沙盘边缘代表大海的空白处:“颜思齐和我郑字营的水军,集结在清津湾外的几座小岛附近。朝鲜那个新国王还算守信,派人接恰了,届时只要会宁一有异动,两支水师从清津湾登陆,急行军一日即可到会宁,进攻代善。还有,更要紧的一则,我在义州的人接报,德格类,在努尔哈赤走后,就开始抽调正蓝旗精锐,要去打瑷阳。”
“好,”杨涟走案几前,目光落在自己的大印上,“那老夫,就落印派兵吧。”
“是的杨军门,趁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还在开原城下,妄想围点打援的时候。”
(本书最后决战的10章左右,与现实主义题材新书的发布时间撞上,更新隔日或章节字数少,抱歉)
喜欢大明英华请大家收藏:()大明英华
都市之龙的传说 离职后成了总裁的霸道娇妻 轮回百万次我无敌了 镇国神君 签约AC米兰后,我开摆了 港综之从警察故事开始 山有神兮心悦之 系统:消失十万年的师尊回来了 国公府赘婿 妖孽帝尊缠上瘾 穿成农家克夫命,暴力锦鲤开挂旺夫 文娱之顶流艺术家 神医下山:开局逃婚总裁未婚妻 败家妻主心狠脾气大,但她宠夫啊 谍海风雷 遮天开始的人生模拟器 乡村傻婿 何苦要和我一个修仙的硬刚 扎纸匠:这是聊斋明末 永生攻略
...
...
看多了玄幻形的网游,是不是觉得索然无趣,要不要换换新口味?数百年前,空间出现了碰撞,一个全新的文明出现在了联邦的面前,当坦克和士兵无法阻挡‘异界人’入侵的时候,主宰出现了,他仅仅用一掌毁灭了一个城市。没有人知道主宰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但无论谁都开始对抗因为主宰而疯狂了的世界。时隔多年,异界人已经遗忘了对于主宰的恐惧,联邦的土地再一次的充满了诱惑,而联邦也产生了更大的变化,他们随时都能够反击甚至取得胜利在这样的背景下,异界终端的联邦迎接来了第一批玩家。PS求点击,求推荐,求打赏,求赞,求更新票,求评价,求订阅,求月票,求爆发,求万更,求逆天,求不是人,求打破世界,求冲破太阳系,求称霸异界,求冲破银河系,求征服宇宙...
一场惊天重生,他回想起前世之屈,百宗陷害,陨于万兽潮。今生归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杀蛮兽,屠百宗与百族,前世天下皆负他,如今却他只能只手遮天,扭转乾坤,雪洗前世之屈。...
...
本套装共五卷,分别为李致文存我与巴金李致文存我的书信李致文存我与出版李致文存我与川剧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上下)第一卷我与巴金回顾了在与巴金六十多年的接触中,李致对巴金为人的不少独特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他心目中的世纪良知巴金。第二卷我的人生回顾了李致九十年的人生,以随笔的形式记述的人生往事,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从读小学时为抗日战士捐寒衣,青年时期参加学生运动,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成渝两市做地下工作。后来,李致在共青团大学区市省和中央机关多个岗位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四川,为四川出版振兴川剧和文艺工作作出贡献。第三卷我与出版详细回顾了四川出版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7080年代,四川出版异军突起,时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的李致,带领四川出版积极创业,率先突破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方针的束缚,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推出了一系列品牌丛书,在全国有极大影响。第四卷我与川剧则回顾了这一段历程,从中也可看出川剧发展的辉煌历程和波澜起伏。1983年至1991年,李致任四川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他参与制定每一阶段的规划与任务,组织全省川剧汇演和调演,带团到北京上海以及欧洲日本等地演出,积极推动川剧创新发展,与不少川剧人成为知心朋友。第五卷我的书信则收录了李致与巴金的诸多书信,还有曹禺张爱萍李又兰戈宝权冯骥才刘绍棠严文井陈白尘张乐平柯岩茹志鹃秦牧周克芹等名家的书信,留下丰富又珍贵的第一手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