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曾国藩的弟子薛福成就绘声绘色地描写左宗棠晚年在这个问题上多么昏聩:左宗棠由西北入京,一路上遇到所有人,话题不外两个,一个是他在西北的设施多么合理,另一个就是讥评已经去世的曾国藩。做了两江总督,见到客人,所谈也不过如此,喋喋不休,让客人插不上话。
薛福成的这些记述,多小说家笔法,本不必据为信史,但也绝非空穴来风。左宗棠对与曾国藩关系的辩解,一直持续到死。光绪四年三月二十日,曾国藩死去数年,左宗棠犹致书朋友,对曾的道学功夫表示怀疑:
从前金陵克复,幼逆逃去,弟曾致书文正,谓应据实陈明。文正不悟其意,翻疑弟之有意讥切,沅圃宫保亦以为非。此等私见,颇非自命读书学道者所宜有。
七
对曾、左一生的恩恩怨怨,人们评价议论得很多。其中老朋友郭嵩焘的评价虽然掺杂了很多情绪因素,不过仍然因有见地而值得一读。
对于一生至交曾国藩,郭嵩焘由亲近而敬佩,最后甚至达到崇拜的地步。他这样评价曾左二人的不同:
尽古今人才,只有狂狷两途。吾辈守之,仕不必求进,禄不必求丰。苟得行其志焉,斯可矣。万钟之禄,不以为泰;不得行其志而退,终身泊然。其有不足,舌耕笔蓐,取给一身而无所歉。左文襄公,狂者类也。知有进取而已,于资财无所校量,日费万金不惜也,而亦不可与居贫。闲居静处,则心不怡而气不舒。
意思是说,左宗棠心性修养功夫远远不够。只知进取,不能静处。而曾国藩进可以做大事,退可以做圣人。郭嵩焘还认为:
左帅以盛气行事而不求其安,以立功名有余,以语圣贤之道,殆未也。
王船山说,圣贤一定是豪杰,而豪杰不一定是圣贤。在郭嵩焘看来,曾国藩是圣贤,而左宗棠仅止于豪杰,这就是二人的根本区别。
第四章京官曾国藩的收入与支出
第一节一跃龙门,气焰不同
一
曾国藩是中国最后一个圣人。圣人似乎和钱是绝缘的,谁见过孔夫子或者朱熹先生谈论自家的财钱呢?
所以研究曾国藩的文字汗牛充栋,却没有人研究过曾国藩一生的收入与支出。
然而事实上,圣人生活也离不开钱。曾国藩是个心思细密的人,有那么一段,他坚持每天都记账,剃一次头,拣两块豆腐,都要记到花销账上。
那么,曾国藩一生到底挣了多少钱,都来自什么渠道?又是怎么花出去的?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曾国藩步入仕途,是否使曾家由普通农家上升为富贵家第?
曾国藩长期担任高官,并且号称清廉。那么他吃什么样的早餐,穿什么样的衣服?是否遵守官场潜规则?有没有过灰色收入?身后留没留下巨额遗产?
其实这个话题十分重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传统社会的许多侧面,比如礼金在官员生活中的重要作用,&ldo;陋规&rdo;到底是不是全进了官员个人的私囊,官员们的灰色收入都有哪些来源,官员们的实际收入和名义收入的差别。再进一步,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传统时代清官可以分为几种,贪官又为什么必须贪污。中国几千年来贪污愈演愈烈,和传统财政体制的弊端到底有什么关系。
二
如果要填出身成分,曾国藩应该在表上填上&ldo;地主&rdo;二字。不过为了准确,前面应该加上一个&ldo;小&rdo;字。
划成分主要看人均土地。嘉庆十六年曾国藩出生时,他家里共有一百多亩田地,一共八口人,人均十二亩半。
由于人口的增长,晚清时代中国的人均田地在两三亩左右。毛泽东的出生地与曾国藩相距不远,毛在与斯诺谈话中说,&ldo;我家有十五亩田地,成了中农&rdo;,后来又买了七亩,&ldo;就有富农地位了&rdo;。人均五亩多地就算富农,以此标准判断,曾国藩家成分被定为小地主当无疑义。
和我们想象中的地主生活不同,在普遍贫困化的晚清,小地主的生活也仅止于吃饱糙米饭,顶多偶尔还可以吃到半个咸鸭蛋而已。曾国藩家是在祖父曾玉屏手里发达起来的,曾玉屏一生勤苦,成为小地主后,仍然一早一晚亲自浇地灌田。曾国藩在他的墓表中说他自述&ldo;种蔬半畦,晨而耘,吾任之,夕而粪,庸保任之。入而饲豕,出而养鱼,彼此杂职之&rdo;,也就是说,虽然家里雇了长工,但是他还是坚持自己种菜,亲手养猪养鱼,一天到晚也不闲着。甚至在曾国藩点了翰林成了京官后,祖父仍然亲自下地拾粪、种菜。在祖父曾玉屏的带领下,曾家一家都勤奋刻苦,节俭异常。院里屋外,永远收拾得干干净净,几块菜地,侍候得无微不至。全家上下都有一种奋斗向上的心气。
曾国藩在这种气氛中出生与成长,他和弟弟们课余时间常干放牛、砍柴之类的零活。为了补贴家用,几兄弟甚至还到集市上叫卖过菜篮子,到采石场帮人推过运碑车。强悍的山风早早地粗糙了他们的皮肤,强健了他们的筋骨。曾国藩后来在家书中提及此事说:&ldo;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吾则不忘落市街卖菜篮情景,弟则不忘竹山场拖碑车风景,昔日苦况,安知异日不再尝之?&rdo;闭塞山乡的农家生活,对曾国藩一生影响十分深重。其一生超乎常人的吃苦精神、克勤克俭的生活作风、百折不回的进取精神,都与此种家风的陶冶密切相关。
至于曾国藩姥姥家,境况远不如曾家。曾国藩母亲江氏本也算出身殷实人家。但她父亲&ldo;轻财好义&rdo;,大手大脚,不善持家,&ldo;家遂中落&rdo;。到曾国藩长大之后,他的舅舅一辈多落到下中农甚至贫农水平。
三
在传统社会,只有读书做官,才能使家业真正坚如磐石。如果没有&ldo;有功名&rdo;的人,那么这个家庭永远只是一个土财主,上升不到乡绅的阶层。
湘乡曾氏明清两朝五百年来没有出过一个秀才。祖父曾玉屏下决心供孩子读书。儿子花了几十年没读出去,人到中年才勉强中了个秀才。他转而又把希望寄托在孙子身上,特别是最聪明的大孙子曾国藩。
道光十八年春,二十七岁的曾国藩成为湘乡曾氏数百年来的首名进士。
自捷报传到白杨坪那一刻起,湘乡曾家的居家气象立刻变了。上等的木器家具运进了原本俭陋的农居,祖父曾玉屏和父亲曾麟书出门应酬时也坐上了轿子。曾家日常生活虽然不常大鱼大肉,但宴客时已经能上&ldo;海菜&rdo;了。
这就是所谓的&ldo;鲤鱼一跃过龙门&rdo;。
是什么使曾家一下子翻天覆地呢?虽然中了进士,步入仕途,但并不是马上就有大笔收入。而且,清代的翰林官员工资十分低微。那么,曾家的钱是从哪来的呢?
当然是借来的。曾国藩成为京官,直接效益也就是工资十分有限,但&ldo;边际效应&rdo;相当大。一个人一旦入仕,就成了一支极具投资价值的潜力股。新科进士翰林公,前途实在不可限量。混得最不济也是个知县,混得好的,部堂总督大学士,也都在意料之中。所以捷报传出,前来攀附者立刻络绎不绝。在曾国藩点翰林之前,曾家尽力巴结,也没认识几个衙门里的胥吏。点了翰林之后,湘乡县令马上坐着八抬大轿,前来曾家拜访,和曾国藩称兄道弟,把手言欢。曾麟书被知府和知县尊称为&ldo;老太爷&rdo;,内心得意非常。(鲤鱼跃龙门,不但荣及父祖,还能光披九族。曾国潢在家书中绘声绘色地记载,一位族叔&ldo;为命件事&rdo;&ldo;接官&rdo;,地方官问他是何人,衙役们回答,是&ldo;曾某大人令叔&rdo;。于是&ldo;官称之曰&lso;叔老大人&rso;&rdo;,此叔感觉大有光彩,快慰平生,&ldo;此次最得意。&rdo;)
灵魂只能独行 岁月与性情(短篇集) 饥饿的盛世 碎句与短章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爱情不风流(短篇集) 把心安顿好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 宝贝,宝贝 打不垮的硬汉—海明威评传 风中的纸屑(短篇集) 老人与海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青少年版) 丧钟为谁而鸣 乞力马扎罗的雪 太阳照样升起 各自的朝圣路 坐天下:张宏杰解读中国帝王 永别了武器/战地春梦
...
本以为穿越了就能拳打神,脚踏仙!却没想到做了十年废物!穿越故事骗人啊!都已经认命了却发现自己拥有一个真实游戏空间。游戏中的技能丹药传说中的仙术法宝资料竟然都可以带到现实,这下发达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古人诚不欺我!签约作品,信任有保障,推荐收藏不要吝啬。书群19664503我希望喜欢的都可以进来对书进行讨论提意见。...
我是一名盗贼。在这个宗门林立,世家繁杂的世界里,他们珍藏着的珍宝丹药高级战技,无一不被我视为囊中之物。质疑我的实力?愚弄我是废物?一个冷血技能,就是100的暴击效果,这可是双倍的伤害。一个潜行让我来去无踪影,让你对我毫无所觉。天才?妖孽?全都是我的垫脚石!...
一代战神,王者归来,只为守护未婚妻,可他这未婚妻即是江城首富,又是江城第一美女,周边群狼环伺,敌人也纷纷出现,他只能将之一一碾碎。世界在他脚下,美女在他怀中,他本是战神,注定无敌。...
一朝穿越,她是两袖清风也就算了,偏偏还遇到了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恶劣小王爷。一辆马车一匹马就诈了她四十两银子,这简直就是欺负她人生地不熟。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穿越就债台高磊的秦沐瑶,还遇到了黑心老板,不声不响就送她进了军营,做了军医,这地方可是闹不好就要掉脑袋的,无亲无故的她只能想尽办法逃走了。就在此时,那个识破她身份的小王爷,笑眯眯对她伸出橄榄枝,要走可以,把我的钱还了,不然本王爷就要你一生。...
古求,母星地球塞克镇一小无赖,却幻想离开地球,探究星际漂流,可是下一阵子他却是才知道自己错的荒谬。历经生死习了武艺才知自身弱小,依靠土遁偷绝技下黑手,慢慢变强,令人闻风丧胆。为了变强,修习还存在于理论基础的功法,一次次走火入魔,终于育出雷刀。雷刀出,刀墓成!一路走过,血雨腥风之中站立的他,人称魔鬼女子怀胎生子,他却生刀。书友群31680057(感谢书友你想咋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