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记事]
7月28日,《万国公报》出至750期后暂时停刊,没想到一停就是五年半。
1889年:《万国公报》开风气
1月31日是农历大年初一,当《万国公报》这次以新的面目在上海再度出版时,中文名称虽然没变,但英文名改成了thereviewoftheti(意即&ldo;时代评论&rdo;),并且由周刊改成了月刊。
新复刊的《万国公报》&ldo;专以开通风气,输入文明为宗旨&rdo;,着眼于启迪心智,将重心完全转移到了论学论政上来,不再是一本宗教杂志。主编还是美国传教士林乐知(youngjohnallen),但变成了西方文明背景的广学会(集中了西方在华的外交、宗教、企业界的主要人物)在华的言论机关,不再是林乐知个人主办的同人刊物。《万国公报》对中国社会真正产生影响也就从这一天开始。
美国传教士林乐知主编的《万国公报》
广学会对他们创办《万国公报》的目的直言不讳,在1888年发表的年会报告中说:
我们打算尽最大的努力,小心地但积极地为中国的知识阶层创办一个定期刊物。我们发现对这样一种期刊的需要,一天天变得越来越迫切。我们从私人接触以及公开的出版物上知道,中国人正在逐步意识到他们的力量;我们将不得不很快面对一个新的中国。……我们的安全,我们在中国的进展,有赖于我们和中国人民搞好关系。因此,我们非常必要有一个喉舌来阐述我们的文明、我们的信仰,并且保卫它们。
《万国公报》另一位重要人物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tiothyri插rd),曾雄心勃勃地要把这本杂志办成&ldo;影响中国领导人物思想的最成功的媒介&rdo;。他这句话说得直截了当,就是要通过清廷的上层人物和有可能进入这个阶层的读书人在中国推行改革。
广学会督办、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
直至甲午战争以后,《万国公报》和中国的维新派一同发出了&ldo;不变法不能救中国&rdo;的呼声。除了不断地呼吁改革政制(也就是&ldo;变新政&rdo;)、提倡教育、改良社会风气、鼓励与西方国家交往等,《万国公报》还发表了大量有关国计民生的文章,此外,还翻译介绍了马克思的《资本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等西方学说。
那时,办报没有蔚然成风,中文报刊还是寥若晨星。提倡变法自强虽然并不自《万国公报》始,但正是在广学会接办这份杂志后,变法才逐渐形成一股舆论。它最初发行不足千份,到甲午战后迅速飙升,1896年每个月差不多都能发行4000份,1898年一年发行了39万份左右,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杂志之一。以后逐年有所增加,最高时年发行量近5万份,从这个数字不难看出它当时的影响。
1896年4月,李提摩太在《万国公报》第87册发表《新政策》一文,提出&ldo;新民&rdo;、&ldo;化民&rdo;、&ldo;安民&rdo;、&ldo;养民&rdo;等观点,其中&ldo;新民&rdo;成了后来梁启超&ldo;新民说&rdo;的源头之一,虽然李提摩太所说的&ldo;新民&rdo;只是提倡多与外国交往,包括派留学生、信教等。
《万国公报》主编、美国传教士林乐知
《万国公报》几乎成为文人学士必读的刊物,连光绪帝都要求上海招商局每期呈览。那个时代主张改革的中国人恐怕没有几个人不曾从《万国公报》中汲取过养分的。年轻的康有为第一次读到《万国公报》即大为震惊。1894年,他积极投稿参加《万国公报》的征文,获得了六等奖。1895年他第一次办的报纸干脆就叫《万国公报》。1898年大同译书局出版的《皇朝经世文新编》中有37篇是从《万国公报》直接转载的。孙中山1894年给李鸿章的上书,也曾受到《万国公报》主笔的赞赏,在当年10月、11月连载发表。
林乐知被美国舆论界誉为在中国&ldo;传播种子的人&rdo;不是偶然的。他以中文写的《中东战纪本末》在中国一版再版,发行了22万册,仍供不应求,出现了大量盗版,致使美国领事向清政府提出抗议,要求明令禁止盗印,成了近代中国最早的涉外版权纠纷之一。
1893年:&ldo;经济独立,无党无偏&rdo;的《新闻报》
在风行上海乃至江南的《申报》创刊21年后,2月17日(大年初一),《新闻报》在上海诞生,望平街的&ldo;申&rdo;、&ldo;新&rdo;时代初露端倪。一年后,《新闻报》的发行量就由最初的300份上升到3000份,仅次于《申报》。不过当时还不会有人想到这张报纸会后来居上,在十里洋场发行量始终居《申报》之上,并且成为首先赢得经济独立的中国报纸。
这份商业报纸的创办人为英国人丹福士(awdanforth),6年后(1899年)归美国人福开森(johncfergon)所有,此人曾兼任南洋公学监督,介入过&ldo;苏报案&rdo;,扮演过并不光彩的角色。他大胆任用&ldo;既无报馆经验,又乏新闻智识&rdo;的汪汉溪为总理,&ldo;汪事必躬亲,二十余年,未尝稍懈&rdo;。在汪手里,《新闻报》奠定了&ldo;无偏无党&rdo;的风格,致力于开辟经济新闻报道,不嫌琐碎,把市场行情、商货行情详细刊登出来,从而成为上海绅商各界每日必读的报纸,从工厂、公司、洋行到澡堂、理发店无不订阅,发行量急剧上升,广告源源不断。仅以发行量而论,以经济新闻取胜的《新闻报》成为上海乃至中国名副其实的第一大报。尽管在言论方面并无多少可圈可点之处,但张季鸾等言论史上执牛耳式的人物都曾为《新闻报》服务,他以&ldo;一苇&rdo;的笔名所写的北京通讯曾滋养过少年徐铸成们。汪汉溪&ldo;抱定经济自立宗旨,无党无偏,力崇正谊,不为威胁,不为利诱&rdo;,连聘用人员都很慎重,&ldo;量才使用,均能洁身自好,绝无党派关系&rdo;。这些都是值得称道的。
假如这不是唐朝 宋时风的1991 暗恋的他 假如这不是宋朝 他狩猎时很甜 猎妖 蔷薇与少年 大理寺卿的小锦鲤 小家教 前仙界大佬互撩实录 迷恋渣受那些年 霸总破产后我养他 穿成白月光[穿书] 帝国的软肋:大汉王朝四百年 让老板怀崽了怎么办[娱乐圈] 庞贝三日 支付宝到账888万元 假如这不是明朝 落水狗 我失忆后渣攻火葬场了
作者舞独魂灵的经典小说龙娘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十八年前,我娘顺着黄河流浪到了九星湾,村民都把她当做傻女,将她糊里糊涂的许配给了村里的老光棍。结婚没多久我娘就生下了我,生我当天因难产而死。没有人知道我娘的名字,也没有人知道她怀的到底是谁的孩子。十八年后,我为我娘开坟,在她的棺材里找到一片龙鳞...
今人穿越到古代,各种王侯霸业!古人穿越到现代,又能创造出什么传奇?...
身为上门女婿,陈阳有着无数的心酸和无奈,偶然间的一次机会,陈阳化身为龙,曾经瞧不起我的人,全部都将诚服在我脚下,而我爱的人,将由我陈阳来护佑她们一世安宁。...
万物灵凝于心,化有形阐武道。大乾定鼎中域后,乾太祖齐中岳和上将军莫文濮,就归隐寻找突破至神虚境的契机。十年后皇室以谋反罪名强夺莫氏的爵位和兵权,却特赦了满门抄斩的死罪。老父去逝之前将莫子豪叫到床前问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如果当今圣上让你去死,你该怎么办?子豪答如果皇帝让我去死我就先弄死他!老父欣慰,将半部药王医经交给莫子豪,莫氏一族的命运就此改变普通群141409828VIP群31606362...
买断作品,质量保证,完本保证一块古朴的石碑上浮现出这样几句话天已失道岂奉天,我族染血有谁怜杀我族人,灭吾道,此仇不报怨难消身纵死,魂不殇狂战八方,单手乱阴阳。浴血战天道,屠神魔,灭妖王。只身转战九天上,斩仙佛,引诸强。千古万界,何人与吾争锋芒!欲求来世又一战,必叫那苍天死,大地亡。恨!恨!恨!恨天,恨地,恨苍生战!战!战!战妖,战巫,战魔神。而地球青年高义,偶然获得了这块古朴石碑,然后穿越到天玄大陆,在这个世界里,高义凭借自己的意志坚定,心狠手辣慢慢成长为这方仙魔世界的巅峰人物,最终也揭开了石碑真正的秘密。...
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我华山派,我是你们的掌门,岳不群岳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