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8章养成读书的习惯(3)
我的书写得再好,也和大师的水平相差很远。我认为当代无大师,过去的时代出大师,今天的时代出偶像。我不喜欢粉丝这个词,经常有人称是我的粉丝,我说不要当我的粉丝,粉丝是和偶像对应的,不要当任何偶像的粉丝,我们一同做大师的学生好不好。也有人会称我是大师,我非常真诚地说,我不是大师,我仅仅是大师的学生。你们看我的书就知道,我写的许多文章无非是看了大师作品的体会,所以我一直认为,我的作用就是做一座桥梁,把人们带到大师的面前,你们看了我的文章,看了其中提到的大师作品,然后你们就可以直接去读他们的书了。周国平的书暂时用一下就行了,你不要拿在手里不放,你只读周国平的书就没出息了。
三、怎么读
我主张不但要读经典,而且要直接读原着,不读或者少读那些二手三手的读物。比如说你要了解孔子,你就应该去读《论语》,你不能光读《论语》感悟、心得之类的书,那样你知道的不是孔子,而是于丹。你要了解尼采,你也不能光读我写的关于尼采的书,你要去读尼采的原着。你看那本《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那是我第一本关于尼采的书,你在那里面会看到很多周国平的想法,当然也能看到一些尼采的思想,我那本书真的是借尼采之口说了很多自己想说的话。当时是1985年,改革开放时间还不长,心中很多愤懑想倾吐,完全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是不容许的,所以我常常故意含糊其辞,让人看不清是尼采说的还是周国平说的,所以有读者说,看了这本书不知道是不是理解了尼采,但是我理解了周国平,他说的对。你只是理解了我,如果你要理解尼采,还是必须去看尼采的原着。
当然,一开始的时候,你可能需要一个拐棍,一些辅助的手段。比方说你想读一些西方哲学原着,可能不知道应该先读哪个哲学家的书,那么你可以找一本写得好的哲学史看看,例如罗素写的《西方哲学史》,或者美国学者梯利写的《西方哲学史》,看了那个以后,你觉得对哪个哲学家感兴趣,你再去找那个哲学家的原着看。总之你不能停留在看辅助读物声明,要尽快地进入到原着。
许多人对经典原着有畏惧的心理,其实原着并不难读,你真正读进去就会发现非常有意思。我就是这样的,基本上是把经典着作当闲书来读,不把它当学问做。我真的觉得读原着太有味道了,我就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尼采。教科书里介绍的哲学家都是干巴巴的,教科书告诉我们的尼采,被定性为反动的唯意志论的唯心主义,他的观点被归纳为权力意志、超人等那么几条。知道这些以后,你对尼采了解了吗?一点儿都没有。但是你去看尼采的原着,他的思想真是魅力无穷,文章也写得好,你不看原着是不会知道的。我自己通过翻译尼采的作品,从德文翻译成汉文,无论是思想还是文字真的太精彩了,真是莫大的享受。我为什么要翻译他呀,不是出于什么事业心,我就是喜欢啊,翻译的过程就是享受啊。大师一定会寻找最准确的语言把他的思想传达出来,文风往往质朴而有力。当然我不是要你们都去读德语原文,可以找比较好的译着来读,我的翻译还是不错的(笑声),因为我喜欢嘛。喜欢很重要,你看我们老一代的翻译家,他一辈子就喜欢那么一个作家,就花时间在上面磨啊磨,一直到把文字磨得非常好,觉得对应了,用钱钟书的话说,就是好像那个外国作家投胎为中国人了,开始说中国话了,要到那个水平,这是翻译的高标准。我是说一定要找好的译本,不能去看出版社为了抢占市场找一帮译手翻译的东西,那种东西往往是粗制滥造的。
关于怎么读经典原着,我提两个方法。第一是不求甚解,我首先要把你们的顾虑给解除了,无所谓读得懂读不懂,你觉得好像读懂了就行,你不是在做学问,不要在难点上死磕。实际上你在这样读的过程中,你是在受熏陶,你读懂经典的资源在积累,有一天你会觉得读起来很舒服了。你不要急,总有这么一个过程的。第二是为我所用,你是为了你自己精神上的生长去读经典的,管它理解得对不对,只要你读得高兴,你觉得你精神上在提高就可以了,原因是什么不用去管。熏陶这个词很准确,受好书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知不觉的,一定要弄清是哪本书哪句话影响了你,不可能,也没这个必要。
佛山图书馆现场互动
问:周老师,您读了这么多书,您读书的时候有没有思考的逻辑体系,比如说了解它的背景,它的目的,宏观和微观的逻辑层次,或者它里面的缺陷是什么。您有没有这样的逻辑体系?
答:没有,这样读的话太累了。(笑声,掌声)
问:您说过读书是一种寂寞的活动,但真正的大师孔、孟当年是一种学堂式的交流,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其实也是在论战的过程中产生思想的火花,您有没有想过,如果经常是一个人思考,往往像闭门造车,这样下去可能会产生知识上的错误?
答:当然交流是需要的,但是交流有各种方式,不一定是面对面的。在读书的过程中,如果我同时在思考,实际上我就是在和那个作者、那个大师交流。我通过写作把自己阅读的体会和思考的结果发表出来,这是在和读者交流。现在有了博客和微博,交流就更方便了。我的作品中的确会有知识性的错误,读者会给我反馈,使我得以纠正。
问:现在大学生读书比较少,即使读也是读没有内涵的东西,一些老师教学给出的那些书,我自己觉得也没有什么内涵。我觉得有一个冲突很难解决,就是现在大学的老师们让你做很多作业,你还必须要去做,不然就会挂科。你有什么比较好的建议?
答:其实我很同情你(笑声),我也很同情现在的大学生。我上大学的时候,情况还比较好,同样要考试,但是考试的科目不多,花有限的时间就能对付好,大部分时间是我自己支配的。如果你们现在考试的分量比较重,占用的时间比较多,冲突肯定存在的,那我想就只有选择了。我给你讲一个例子,爱因斯坦进入苏黎世理工大学之后,看到了学校的情况,他就说,我不可能成为一个好学生,因为如果要成为一个好学生,我就必须认真听课、做习题和写论文,但我不愿意这样。于是他给自己做一个决定,说我就满足于做一个有中等成绩的学生,没有中等成绩、不及格当然也不行,但我宁可把时间省下来,在自己的家里向理论物理学的大师们学习。我相信,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他在学生时代肯定是教育体制的叛逆者,一定程度上的叛逆者,这不意味着他不需要花一定精力去对付体制,但是,自主学习的分量肯定远远超过课内学习,这是一定的,我希望你成为这样的学生,虽然这可能是一种冒险。(掌声)
问:我是一个小学老师,也是一个母亲,拜读过您的几本书,觉得您在教育方面很有自己的想法。尤其您提到作为家长要给孩子做两件事情,第一是和孩子一起进行有趣的阅读,还有就是把孩子成长的经历记录下来。您刚才说,一个优秀的人往往是当时教育体制的叛逆者,我很希望我的学生能够成为优秀的学生,现在的很多做法,比如布置作业,让孩子遵守课堂纪律,我自己从内心来讲觉得不重要,但是我们不能不这样做。我们自己不能成为伟人,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和学生能够成为有出息的人,怎么做会更好?(掌声)
吾师余秋雨 山居笔记 爱的四重奏 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美国史 人生哲思录 塞北三朝 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周国平散文精粹:安静 周国平论人生 岁月与性情:周国平心灵自传 笛声何处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两宋风云 借我一生 千年一叹 诛仙之问道青云 周国平自选集 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日本史 这个历史挺靠谱 闲情的分量
六年前,他惨遭陷害,家破人亡。六年后,他王者归来,天威浩荡。为挚爱,他十步杀一人。为亲人,他一手遮九天。...
十年前,女友被抢,带着耻辱意外身亡。十年后,他从不可思议的修真世界归来。本想过平静的生活,然而太善良总会受到欺压,唯有重新绽放光芒,化身恶魔!翻云覆雨,从现在改写历史,开始逆袭之路!...
江锋一个即将上高三的学生,莫名其妙成为了制衡三界的使者,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神仙打电话过来,让他去处理紧急事件。书友...
天地为棋盘,众生为棋子!不愿做棋子,当为下棋人!棋败,身死道消!棋胜,万寿无疆!一枚古朴的围棋子,带着古海穿越到神洲大地!天道无穷,人寿有穷,做天地之棋子,安享数十年寿命,待提子时,化为一坯黄土,烟消云散。还是跳出棋盘,做落子人,与天对弈,为自己赢取一个永生?我来了,我就要万寿无疆!...
正阳宫灯火通明。宫殿金碧辉煌恢弘大气,所有装饰无一不彰显皇家威严。但是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血腥气息,硬生生的将威严的大殿染上一抹诡异。宫人们全都低垂着脸,不敢注视大殿中央的皇后,更不敢去看王位上的帝王和他怀中的宠妃。痛前世,凌知雾帮助渣男登上王位,还生下一个儿子,她成为皇后,却没想到,这个男人竟联合她的嫡姐砍掉她的四肢,装进满是虫蛊的瓮中,杀掉了他们的儿子,最终她死不瞑目。重生一世,这一世必将要他们血债血偿!...
被人挑断手筋脚筋,绝望之际,获得道法传承,修术法,捉妖邪,斗邪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