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酷文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6章(第1页)

另一件事是我班一个同学因尿毒症去世,由于我谈起过这位同学的一些情况,那天我到报社报告死讯时,胡锡涛先生立即霍然站起,双眼含泪,其实他根本不认识我的这位同学。

我很快就下乡了,握别各位与我一起受尽委屈的专业人员,也与胡锡涛先生告别。此后,这位&ldo;左倾&rdo;的学人,善良的君子,常常出现在我的脑际,让我想起中国一代文人的人格悲剧。没想到在三十二年之后,读到了他在武汉《今日名流》杂志上对那段往事的回忆。

且引几段‐‐

为了这篇文章(即胡锡涛先生写的《评斯坦尼体系》一文),我在文汇报社顶层熬过了寒冷而苦恼的三个月,我把包括余秋雨在内的几位朋友都得罪完了。但余秋雨给我留下的印象至今难忘。

我&ldo;枪毙&rdo;了他的稿子,他不记仇,颇有雅量。实际上他写稿很下功夫,不走捷径,直接查阅原著,四本斯坦尼全集被他翻得卷起了角。他的稿子不仅文笔漂亮,而且内容扎实,从理论史的角度分析斯坦尼体系的特点和缺陷。作为一篇学术论文,只须删掉一些应景文字,放在今天的学报上也能发表;但作为一篇批判文章,在那个特殊年代就不合格。

令我更佩服的是他坚持学英语,喜看英文原版书。每天早晨,大家刚起床,他已站在阳台上朗读英语。季节已入冬,冒着严寒读英语,可真不易。&ldo;文革&rdo;时期&ldo;读书无用论&rdo;盛行,谁会拼命学英语?余秋雨书桌上所放的一大堆书籍,除了几本鲁迅全集,全是英文版原著。是小说还是戏剧理论书,我也看不懂。我不明白余秋雨为何对英文原版如此感兴趣……

他当时很穷,经常向徐企平借饭票,借了之后又还不出。到后来,徐企平总是慷慨主动支援他。他们两人并不在一个系,关系却很密切,因为都在&ldo;文革&rdo;初期受过造反派的冲击,都属于&ldo;保守派&rdo;,共同语言特别多。据徐企平私下向我透露:小余的业务水平在同届学生中最拔尖,戏剧文学系教师都想让他留在系里,但都无实权,实权掌握在造反派手里。小余表面上很活跃,其实他内心很苦闷,他父亲有历史问题,很可能会影响他的分配,影响到他的前途。……待分配的毕业生,没有工资,经济困难的人可以申请补助,一般只能领到十二元。小余家里很穷,他每月领十二元补助,还得贴给家里一半,自己只剩下六元钱,怎么维持生活?

胡锡涛先生的这些回忆发表时我在国外,隔了很久才看到。与许多老人的回忆一样,其中真正有价值的是亲身经历的部分,后面很多道听途说的内容就难免以讹传讹、笑话频频了。我与胡锡涛先生实际接触的时间很短,初见面时彼此不认识,没有成见,因此那些最初印象比较纯净。那么多年过去了,几乎再也没有见过他。朦胧中觉得似乎在北京某单位礼堂看电影时匆匆闪过一眼,那也很多年了。不知道他现在什么样子了,估计见面时还能认得出来吧?

读了这些片段回忆,我很感动。因为在读到的当时,我正受到一批嫉妒文人捕风捉影的诽谤。诽谤者们虽然口气越来越大却始终找不到丝毫证据,最后发现只有一点能讲得稍稍具体一点,那就是我批判了斯坦尼,并由此推断我参加了&ldo;上海市革命大批判写作组&rdo;。

能够反驳这项诬陷的人很多。但是,按照常理,胡锡涛先生不可能站出来。这是因为,他如果站出来,必然要牵扯到他当时确实是&ldo;上海市革命大批判写作组&rdo;的成员这样一个事实。我和他,既无交往又无交情,他又何苦做这样的傻事呢?

我敢肯定,诽谤者们之所以那么肆无忌惮,很重要的原因正在于,他们断定一切有证人资格的人,都不愿去沾染这一些早已被他们搅浑了的远年事件。

但是,他们低估了人们的道德勇气。

胡锡涛先生在&ldo;文革&rdo;中确实走过一些歧路吧?因此他最能敏感到&ldo;文革&rdo;灾难的死灰复燃。他冒着危险,拼将自己的余年站出来了。

作为最权威的证人,他主动地发表文章表明,那篇文章完全出自他一人的手笔,与我一字无涉。

谁都知道,当年他写作这篇文章,责任也不在他。但是那些本应为他承担责任的人都已无法出来承担。因此,他今天的承担,是一个&ldo;到我为止&rdo;的决绝行为,他的身后已没有退路。我几乎能听到他的心声:把再多的罪名压到我身上都可以,但只要我活着,就要阻止&ldo;文革&rdo;式的诬陷。

这是他对历史的一个回答,也是他对人生的一个交代。站在当代的一大批诽谤者面前,他显得那么高贵。

余秋雨《借我一生》

冬天的斯坦尼(二)

胡锡涛先生在回忆中,有一个细节说错了:我当时已经领不到每月十二元钱的补助。

在&ldo;文革&rdo;之前,那叫助学金,大致能勉强支付我一人每月在学院食堂的伙食费。但是&ldo;文革&rdo;开始后爸爸被打倒,我就不可能再领了。当时的一切经济补助都以政治身份为前提,没有一个单位敢给一个&ldo;阶级异己分子&rdo;的儿子一分钱的补助。

那是怎么度过来的呢?

我只能排除一切具体的感觉、图像和场景,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回答:一步步穿越令人恐怖的饥饿。

借饭票,我不止向徐企平老师一个人开口,只是向他借得最多。周围的每个专业人员,王亚仑先生,周康渝先生,何秀文先生,包括文汇报文艺组的每个编辑、记者,褚钰泉先生,何倩女士,路元先生,周玉明小姐,以及很多年后成了我学生的孙东海先生,肯定都被我借到了。另一位因为参与&ldo;炮打张春桥&rdo;而天天在隔壁写检查的倪平先生,我也借了不少。所有的人,我都没有还过。

&ldo;文革&rdo;期间的上海,饥饿的现象并不普遍。因此,一切被我借了饭票的人当时一定不会感到事情的严重性。他们不可能知道,我背后还有一个完全失去了经济来源的大家庭,而我,那么要面子,必定是饿了几顿才会讷讷开口。

有时,实在饿得抗不住了,又不好意思再&ldo;借&rdo;,就像胡锡涛先生看到的那样,逃到阳台上大声朗读英文。

正是饥饿,我的饥饿和我全家的饥饿,使我产生对下乡劳动的焦灼企盼。徐企平老师和胡锡涛先生在担心我爸爸的历史问题会影响我的前途,其实我当时觉得最光明的前途只有一条:下乡劳动,养活全家。

写到这里,我忍不住要对另一位老人表示敬意,那就是徐企平老师。

其实我与他的关系并没有胡锡涛先生所说的那样亲密,因为在学校里隔系如隔山,再加上师生之分、年龄之差,以前几乎没有说过什么话。作为一个真正的斯坦尼研究专家,他在文汇报社期间与胡锡涛先生闹得最僵,彼此很少讲话,但是胡锡涛先生关于我和我的家庭的了解,都来自于他,可见他们两个人除了学术争吵之外,余下来的谈话内容就是我了。

我在胡锡涛先生的回忆文章中看到,徐企平老师每次谈了我之后,都请求胡锡涛先生帮帮忙,能不能通过市里写作组的关系,救救我父亲,救救我全家。须知,这是一个在学术观点上寸步不让的耿直艺术家,居然为了一个并不熟悉的年轻学生,在向自己的辩论对手求情!

天鹅的眼泪  离魂衣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千年一叹  恐怖十三楼  情人的下午茶  西岭雪探秘红楼梦  不喝孟婆汤  两生花  山居笔记  沙海未央城  寂情女人  如念离魂  时光隧道里的灵魂  女人都不是天使  宝玉传  七日杀  爱上一只唐朝鬼  今世未了情  最后的贞节牌坊  

热门小说推荐
龙娘

龙娘

作者舞独魂灵的经典小说龙娘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十八年前,我娘顺着黄河流浪到了九星湾,村民都把她当做傻女,将她糊里糊涂的许配给了村里的老光棍。结婚没多久我娘就生下了我,生我当天因难产而死。没有人知道我娘的名字,也没有人知道她怀的到底是谁的孩子。十八年后,我为我娘开坟,在她的棺材里找到一片龙鳞...

纵古横今

纵古横今

今人穿越到古代,各种王侯霸业!古人穿越到现代,又能创造出什么传奇?...

女总裁的无敌龙婿

女总裁的无敌龙婿

身为上门女婿,陈阳有着无数的心酸和无奈,偶然间的一次机会,陈阳化身为龙,曾经瞧不起我的人,全部都将诚服在我脚下,而我爱的人,将由我陈阳来护佑她们一世安宁。...

武道真意

武道真意

万物灵凝于心,化有形阐武道。大乾定鼎中域后,乾太祖齐中岳和上将军莫文濮,就归隐寻找突破至神虚境的契机。十年后皇室以谋反罪名强夺莫氏的爵位和兵权,却特赦了满门抄斩的死罪。老父去逝之前将莫子豪叫到床前问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如果当今圣上让你去死,你该怎么办?子豪答如果皇帝让我去死我就先弄死他!老父欣慰,将半部药王医经交给莫子豪,莫氏一族的命运就此改变普通群141409828VIP群31606362...

不灭金身

不灭金身

买断作品,质量保证,完本保证一块古朴的石碑上浮现出这样几句话天已失道岂奉天,我族染血有谁怜杀我族人,灭吾道,此仇不报怨难消身纵死,魂不殇狂战八方,单手乱阴阳。浴血战天道,屠神魔,灭妖王。只身转战九天上,斩仙佛,引诸强。千古万界,何人与吾争锋芒!欲求来世又一战,必叫那苍天死,大地亡。恨!恨!恨!恨天,恨地,恨苍生战!战!战!战妖,战巫,战魔神。而地球青年高义,偶然获得了这块古朴石碑,然后穿越到天玄大陆,在这个世界里,高义凭借自己的意志坚定,心狠手辣慢慢成长为这方仙魔世界的巅峰人物,最终也揭开了石碑真正的秘密。...

穿越笑傲江湖之倒霉蛋翻身记

穿越笑傲江湖之倒霉蛋翻身记

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我华山派,我是你们的掌门,岳不群岳掌门!...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