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天早晨天没放亮,我便驮着行李一个人骑着我的“老飞鸽”朝70华里外的“李巴虎”疾驰而去……
“李巴虎”是国营镇赉东方红农场五分场的所在地。它南距张家园子场部7公里;东与5公里外的卜河大队为邻;西与6公里外的苏可遥相可望;北与8公里外的五棵树公社相互毗邻。全场幅员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共有职工60户,是一个以机播春小麦为主业的农耕分场。五分场职工生活区分为东西两个片区。其中东部片区相对较小,也就10多户人家;西部片区较大,位于张家园子至五棵树公路的西侧,约住有50户人家。分场的行政办公区、学校、机务队、库房均分布在“张五公路”的右边。因五分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老分场,场区总体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给人以职工勤劳淳朴、场容场貌整洁、家家生活殷实、人们“精气神”十足的整体外观感受。
五分校座落在分场行政区的最后边。是一栋长约80米的“干打垒”土平房。由5个教室和1个教导处组成。学校南操场约有1万平方米,四周栽有成排高大的白杨树。在学校操场的南侧道边,有一栋长60米的红砖平顶房,那是分场的办公室、食堂、卫生所、会议室。在红砖房的东侧还并排建有一栋“干打垒”土平房,那是分场的机务队和仓库。
在昨天报到时,王秀峰校长就领我见过了分场书记李志伟和场长王青山。我的宿舍就在分场李书记办公室的套间里。屋内建有一铺可容纳4人居住的北炕,当时只有李书记和我共居此屋。相比八分场,食宿及工作生活条件要好上很多。
当把带来的行李及生活物品归置好后,我便直奔学校而去了。当我走进学校教导处的时候,王秀峰校长和体育老师尤德正坐在办公桌前办公。见我到来,王校长把我领到一个办公桌前告诉我这就是我的办公位置。随后,我们三人便坐下扯起了别的话题。
通过交谈得知,五分校共有王秀峰、尤德、台自新、李凤兰、鹿秀云、赵洪芳,外加我总共7名老师。
校长王秀峰时年30岁,身高1.78米,身型标板溜直,面容清瘦白净,举止斯文儒雅,说话抑扬顿挫。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聪慧、机敏、热情、勤奋,是位工作积极、认真,有担当,能拿得起放得下的人。
体育老师尤德,时年22岁,细高个,相貌白晰帅气,说话慢声拉语。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为人真诚、善良、热情、谦逊,一看就是位工作认真、乐于助人,遇事通情达理,绝不斤斤计较的人。
正在我们三人热烈交谈之时,下课铃声响了。少顷,台自新、李凤兰、鹿秀云、赵洪芳四位老师手拿教案依次走进教导处。王校长把四位老师逐一给我做了介绍。四位老师均热情而又礼貌地和我打过招呼后便回坐到各自的办公桌前。
台自新老师,时年28岁,个头不高,不胖不瘦,长得慈眉善目,说话略带山东口音。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敦厚、善良、热情、诚实,一看就是为人朴实,做事认真,淡泊名利,工作兢兢业业的人。是该校四年级的班主任。
李凤兰老师,时年30岁,中等个头,身材微胖,大红脸盘,性情火辣,说话就象爆豆一样。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为人真诚、善良、好客,热情如火;做事积极、较真、拿得起放得下,是一位绝对称职的优秀小学教师。是该校三年级班主任。
鹿秀云老师,时年26岁,瘦高挑的身材,长得既不难看也不漂亮,说话带有浓浓的山东口音。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为人比较挑剔,不太合群,有事乐于憋在心里,但工作积极,一丝不苟,是一个能够胜任低年级教学工作的老师。是当时该校二年级班主任。
赵洪芳老师,时年26岁,中等身材,容貌端庄。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为人真诚,行事低调,工作认真,但性格不是很开朗,是一位心智相对成熟、颇有城府,遇事不愿与人沟通交流的人。此人时任该校一年级班主任。
我所任教的五年班就在教导处的隔壁。当王秀峰校长把我介绍给全班18名学生的时候,看得出这帮孩子对我这位新老师的第一印象还是相当不错的。因为有一点我最清楚,学生们是喜欢长相帅气的老师的。初次见面,我向学生们说了如下一段热情洋溢的话: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叫陈孝章,很高兴从今天开始要跟你们朝夕相处在一起学习和生活了。这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缘份!
我是一个惜缘的人。既然命运安排我们在五分校邂逅了,那么我必当不辱使命,把我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你们的真本领。
民族大英雄岳飞曾在他的《满江红》诗中写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希望你们人人都要从现在开始,树立‘时不我待’的时间观念,把每一天、每一刻、每一秒都做为自己不能虚度的时光好好地加以珍惜。因为,谁在未来岁月里掌握知识最多,谁才能赢得最美好的人生!”
“…………”
听了我的这番话,课堂上先是一片哑然。直到静默了一分钟之后,在一位叫王青财同学的率先带动下,18名同学才一起鼓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同比八分校五年班那24个孩子,五分校五年班这18个孩子简直是太好了。后经一段磨合,这个班级不但没有过分挑皮捣蛋的不说,孩子们既聪慧又明事理,他们的求知欲就象一盆“炭火”,学习氛围好得让我简直无法形容。
做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能否管理和驾驭好一个班集体,真本事不在于你只懂得“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还在于你通过培塑“班集体精神”把学生对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是否真正调动起来。
记得美国二战名将“麦克阿瑟”在北朝鲜“长津湖战役”败走麦城后,曾深有感触地说:“我率军打过许多狠仗、恶仗从无败绩,但最让我恐惧的却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这个事例充分说明:同样一个人,但经过不同思想的武装却能焕发出不同量级的“精神力量”。
有鉴于此,在我接手五分校五年班后,我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全班同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思想教育活动。期间,我给同学们讲了关于“岳飞”、“高尔基”和“保尔.柯察金”的故事;然后是要求写“听后感”;最后是大家交流对“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学习体会。事实证明,通过开展“三部曲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孩子们收到了在课堂上几年都学不到的学习成果:即让孩子们真正确立起“惜时如金”的时间观念。打这以后,“比学赶帮超”一时成为班级的主流风气,每名学生都开始如饥似渴,争分夺秒地专注各自的课业学习了。
在五分校工作期间,让我自鸣得意的是对学生们成功开展了提升“读写讲”综合能力的探索和实践。如我在教学朱自清名篇《春》这篇散文时,除按教学参考书学完“字词句”基础知识后,为培养学生的“读写讲”能力我又有针对性地延伸了一些问题的探索和教学。首先是要求学生精读熟背原文,全班18名学生不能有一个掉队的。其次是摘录课文中描写春天的“经典词句”和“修辞手法”以我们本地春天为背景仿写一篇关于《春》的短文。再次是让每名同学富有情感地在课堂上脱稿讲读自己所写《春》的短文。通过这种独特的教学训练,使全班同学的“讲读写”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学习兴趣空前高涨,一进入课堂就不愿意再走出教室了……
1980年国庆节,是我们这个苦难之家结束在异乡漂泊颠沛之苦的大喜之日。由于母亲契而不舍地申诉上访,继父的沉冤终得昭雪。除我之外,母亲及两弟一妹的生活补助费将由继父原单位江城市第二监狱接转发放;恢复继父被开除的党藉;一家4口人的户口自即日起准予迁回江城市落户。按当时国家政策,我因年满18周岁且已在农场参加工作,故只好把我一人留在东方红农场。
现在看来,当年由“岳神仙”用《周易》为我家占卜四件事中的第三件事正式应验:“即你家于80年农历八月左右将有迁徙之事发生,但你走不了。”至此,我开始笃信《周易》卦术,认为西伯侯姬昌历尽千辛万苦编着的《周易》堪称一部神书,那绝对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
1980年10月5日,我的姐夫金魁竺带着江城市拖拉机配件厂的一部解放牌汽车从千里之外的江城赶来鹿场搬家了。
装车那天,天气格外晴朗,天空万里无云,一轮太阳无比温暖地普照着正在秋收的大地。左邻右舍来了很多人,大家纷纷上手帮着往车上搬装着各种家什儿。王修礼大哥是装车的总指挥,所有的人都在他的统一号令下搬动着各种物件。一度跟我家发生过种种不愉快的卫场长的老伴、同学卫仁休、邻居尚志杰、郎春彦等也都伸了手。最卖力气的是杜培东、杜辉兄妹,还有好友王云信,老师苏沐及爱人田华等。车很快就装完了,恰在这时书记徐乃迁和场长卫中凡赶来为我母送行了。徐书记一边跟我母亲和姐夫金魁竺握手,一边说道:
“老嫂子,您终于等到这一天了!我向您表示祝贺!祝您和孩子归途一帆风顺!”
“谢谢徐书记!谢谢卫场长!我们孤儿寡母这几年给你们添麻烦了!”我母亲真诚地回谢道。
接着,我们跟前来帮忙的人一一握手致答谢礼。随后汽车便徐徐开动了。老五与姐夫押车直接开去吉林。我则把母亲、老六和妹妹送去了三分场长途客车落车点,一直目送母亲等3人登车后,我才流着泪转身又骑车朝五分场奔去了……此刻,只有母亲和我是既高兴又纠结的人。高兴的是全家的苦难历程总算告一段落;纠结的是我跟母亲的内心都还残存着一个遗憾,一份牵挂。就在昨晚,母亲还在叮嘱我:千万千万不能在农场找对象,我就是头拱地也要把你办回江城去!
剑开混沌 听说我的照片辟邪[娱乐圈]+番外 家门的荣光(科举) 阴差阳错 鸿蒙造化本源玉髓系统 情迹三部曲 深海炎情(汹涌续)+番外 【四合院】我被迫助人为乐 闻香下马 四合院我是何雨柱 娱乐:粉丝从小学生开始培养 邪神的逃妻:绝色天命师+番外 撞邪 官场:重生问鼎,红颜为伴 用手机教古人搞基建 风无影+外篇 冲喜守活寡?我嫁残王后宠冠京城 独享你的专宠 我在剿匪部队的诡异冒险 半小时领证!和霸道总裁闪婚后 不要凶,我的古神
...
...
看多了玄幻形的网游,是不是觉得索然无趣,要不要换换新口味?数百年前,空间出现了碰撞,一个全新的文明出现在了联邦的面前,当坦克和士兵无法阻挡‘异界人’入侵的时候,主宰出现了,他仅仅用一掌毁灭了一个城市。没有人知道主宰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但无论谁都开始对抗因为主宰而疯狂了的世界。时隔多年,异界人已经遗忘了对于主宰的恐惧,联邦的土地再一次的充满了诱惑,而联邦也产生了更大的变化,他们随时都能够反击甚至取得胜利在这样的背景下,异界终端的联邦迎接来了第一批玩家。PS求点击,求推荐,求打赏,求赞,求更新票,求评价,求订阅,求月票,求爆发,求万更,求逆天,求不是人,求打破世界,求冲破太阳系,求称霸异界,求冲破银河系,求征服宇宙...
一场惊天重生,他回想起前世之屈,百宗陷害,陨于万兽潮。今生归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杀蛮兽,屠百宗与百族,前世天下皆负他,如今却他只能只手遮天,扭转乾坤,雪洗前世之屈。...
...
本套装共五卷,分别为李致文存我与巴金李致文存我的书信李致文存我与出版李致文存我与川剧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上下)第一卷我与巴金回顾了在与巴金六十多年的接触中,李致对巴金为人的不少独特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他心目中的世纪良知巴金。第二卷我的人生回顾了李致九十年的人生,以随笔的形式记述的人生往事,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从读小学时为抗日战士捐寒衣,青年时期参加学生运动,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成渝两市做地下工作。后来,李致在共青团大学区市省和中央机关多个岗位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四川,为四川出版振兴川剧和文艺工作作出贡献。第三卷我与出版详细回顾了四川出版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7080年代,四川出版异军突起,时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的李致,带领四川出版积极创业,率先突破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方针的束缚,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推出了一系列品牌丛书,在全国有极大影响。第四卷我与川剧则回顾了这一段历程,从中也可看出川剧发展的辉煌历程和波澜起伏。1983年至1991年,李致任四川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他参与制定每一阶段的规划与任务,组织全省川剧汇演和调演,带团到北京上海以及欧洲日本等地演出,积极推动川剧创新发展,与不少川剧人成为知心朋友。第五卷我的书信则收录了李致与巴金的诸多书信,还有曹禺张爱萍李又兰戈宝权冯骥才刘绍棠严文井陈白尘张乐平柯岩茹志鹃秦牧周克芹等名家的书信,留下丰富又珍贵的第一手史料。...